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

志工隨筆

第16期解說志工  陳仁杰

大葉山欖的一年


經常走動的公園一角,種有15棵大葉山欖,印象裡是經年常緑(圖1)。


2011年12月21曰,雖然遠望樹冠滿是綠葉,一到樹下,掛滿樹枝的淡黃花簇(圖2),很難不讓人駐足觀賞。雖然,大葉山欖相當常見,也認識多年。當天突然有個想法:看它一整年!


這樹群大致成東西向排列,我走動的方向常由西向東。所以就將最西側那棵定為1號樹,最東的那棵為15號樹。為了能較清楚的看到細微變化,我選了15號樹的一束枝條做主要觀察對象(圖3)。原因是這棵樹就在步道旁,那枝條又夠低,走過時只要將手機前伸,就能容易的拍攝。此外,觀察未期,2號樹成了記錄開花過程最好的標的。

當然,這是一種不嚴謹的隨意記錄,手機攝影的圖像也談不上精美。不過,卻是容易達成整年觀察的手段。為求簡捷,筆者袛選擇一小部份圖像說明,圖片左下方的數字代表年月曰的縮體,就來一看究竟吧!


15號樹枝條的變化(圖3):2011年12月21曰,可見到頂生葉片下方的小枝長滿淡綠色的花苞,花苞由樹枝往下斜向長出。

到了20l2年1月20曰,花謝了,開始結果,圓球狀子房開始膨大,棕色。長長的雌蕊仍留著,枯萎的雄蕊仍部份殘存。

2月14曰,果實未端露出綠色果皮,依稀還有些雄蕊仍未脫落。

3月9日,雄蕊完全脫落,綠色的果實成橢圓形,果柄略往上彎曲。


4月6日,果實更長,果柄近乎水平或向上長。地面上有些未成熟的落果,這些落果都有明顯的咬㾗,研判是迫不及待的松鼠所為。一些較新鮮的咬㾗,仍可見白色乳汁。事實上,大葉山欖全株富含乳汁。這也是它所屬的膠木屬 Palaquium 之共同特徵。因此,大葉山欖又名台灣膠木。在東南亞,同屬的馬來橡膠樹 Palaquium gutta 所產的乳膠曾被用做海底電纜絶緣體,製造高爾夫球的材料。甚至,牙齒根管治療時充塡根管的馬來膠針 Gutta percha point.

4月27日,果實持續長大,其重量漸使果柄下斜。

6月7曰,全部果實下垂。隔壁的阿勃勒開滿黃色的花串。


7月4曰,果實繼續長大拉長,果實的重量使整個枝條明顯下降。

8月1曰,部份成熟的果實變為暗紫色(紅色箭頭)。地面上自然脫落的果實,果皮極易撥離,有些果皮長有蛆狀蟲蟲。每顆果實內含2粒種子。果皮仍可見宿存的雌蕊。

8月3日,果實脫落後留下長長的果柄(紫色箭頭)。


8月28曰,果實全數掉落。大雨過後,許多脫掉果皮的種子聚集於步道低窪處,有些種子開始萌芽。據記載,大葉山欖原生於台灣,印尼與菲律賓。台灣的主要天然分布地是東北海岸,綠島,蘭嶼及恆春半島,種子可藉海漂傳散。奇怪的是,西部海岸沒有分布。鄰近的中國大陸,也竟然沒有膠木屬的植物。


8月30曰,6號樹鄰近的正榕下方長不少大葉山欖的幼苖,近照可見發芽處兩片肥厚的子葉。

9月4曰,公園定期的除草作業,一舉將大葉山欖的幼苖全數鏟除。


9月26曰至12月7日,15號樹的枝條在落果後,除了於11月7曰在葉叢下方有些枯葉,沒有明顕變化。落葉期的大葉山欖,其頂生葉仍然青翠,這也是遠遠看它永保常綠的主因。


15號樹的枝條雖沒甚明顯變化,2號樹一些新長的枝條,於10月16日就可見到如棒棒糖的棕色花芽。11月7日,花芽未端可見3裂痕,有人說好像賓士汔車的標誌。11月27曰,花芽露出淡緑色花萼,但雌蕊仍未長出。

這階段的開花過程讓我有點迷惑。因為,12月7曰的花芽雖未露出綠色花萼,有些長長的雌蕊己長出,甚至有少數開花了!

12月19曰,多數花芽變成淡綠色。12月21日,看了一整年那天,2號樹終於花簇盛開。有人說,它開花時有股臭味,於是特地向前一聞。其實,它是淡淡的香還帶奌甜味,同時來訪的蜜蜂(箭頭)也會同意這感覺吧。

回到15號樹這枝條,2012年12月21日這天完全沒有開花的跡象。當2號樹花芽漸長,還一度懊惱沒有選對觀察奌,沒得到自己預期的變化。直到這天,我發覺在八月底落果後,這枝條並沒偷懶,在相片左側有些新枝正在萌發,而新枝正是滿枝繁花之所在,花要開,或許明年吧。大自然要告訴我們的,是需要多一些的耐性吧!

大葉山欖雖沒生產出如馬來橡膠樹的乳膠,卻是許多台灣原住民的重要民俗植物。除了果實可吃,木材還是蘭嶼達悟族併板舟的主要用材,其使用量僅次於橄仁舅。

十九世紀時,馬階醫師到宜蘭地區傳敎時,在惡劣的環境下,曾在每間敎會旁種下大葉山欖,是因為其果實像橄欖象徵和平? 還是有其他用意,不得而知。但是這種無論落葉或繁花盛開時看來永遠翠緑的樹木,值得我們再靠近一點細細品味!

大葉山欖小檔案:
山欖科 Sapotaceae
學名:Palaquium formosanum Hayata


後記:
本文寫後,筆者作了些細部觀察,以下是所瞭解大葉山欖的開花過程:


大葉山欖的花芽有3片褐色的外輪花萼,圖10由左至右外輪花萼漸開,露出3片綠色內輪花萼及還未開裂的花冠筒。後者依稀可見6條開裂線(小圖),花開後花冠筒將有6裂片。但也有7或8花冠裂片的。


淡綠色花冠筒繼續生長(左),但花開前尖刺狀雌蕊會自未開的花冠筒末端長出(右)。


花開與花謝(上排圖左至右)。花謝時花冠筒連同所有雄蕊完整的脫落(下右),留下有著長雌蕊的初果(下中),開始長達8個月的果期。


值得一提的是盛開時的花冠於子房旁聚積一些液體,筆者試著舔食,發現是又香又甜的花蜜。用這麼可口的美食吸引蜂蠅訪花,難怪大花山欖有很好的結果率。

延伸閱讀:開展

  1. 專題文章:大葉山欖 |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http://digiarch.sinica.edu.tw/content/subject/resource_content.jsp?id=821
  2. 五結鄉大葉山欖: http://conservation.forest.gov.tw/ct.asp?xItem=2186&ctNode=349&mp=10
  3. 發芽記錄:http://140.127.4.13/irblog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cleId=1057&blogId=2
  4. 蘭嶼雅美拼板舟之結構用材: http://c.ianthro.tw/406320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